2013年6月7日 星期五

鳳梨葉斑調查PART 2

62
鳳梨葉斑調查、採集
地點: 南投縣名間鄉赤水村的鳳梨田
田園概況:
一個多禮拜下來連續都是大太陽的日子,土壤比起上禮拜來採集的時候硬很多,有些鳳梨葉末端失水乾枯(圖一),出現缺水的徵兆。
(圖一)
少部分的鳳梨還沒進行套袋,發現其中有的鳳梨出現日燒徵狀(圖二)

這次在鳳梨田內尋找病蟲害,仍然找沒有找到一些鳳梨栽培上比較嚴重的病蟲害,像是鳳梨嫡粉介殼蟲、鳳梨萎凋病之類的,頂多只有看到幾隻不足以造成經濟危害的蟋蟀和蚱蜢。雖然不少植株的都有葉斑(圖三),但是大部分都沒有在葉斑上面看到一些可供辨認的線索;之前用分離培養的方式想找出造成鳳梨葉斑的病原,很可惜沒有好的結果,這次當然要更細心尋找適合觀察的葉斑病徵,好不容易終於找到幾個有特別明顯的病斑的葉子(圖四),用剪刀將葉子剪下來後置於夾鏈袋中帶回觀察

(圖三)

(圖四)


63號
鳳梨葉斑觀察
昨天採集到的鳳梨葉斑,其病斑可以明顯有三種不同的形式,分別進行觀察。

葉斑型態一:
葉斑中央部分已經呈褐色乾枯貌,周圍病斑顏色轉為黑色,再往外是咖啡色、黃褐色,最外圍病斑顏色漸淺轉黃後銜接綠色的葉部組織(圖五)(圖六)。病斑表面皺摺多,但質地還算光滑,病斑上可以看到一點一點黑色很小顆的子囊果(圖七)

(圖五)

(圖六)

(圖七)

將圖七畫面中之黑點以光學顯微鏡放大400倍後發現疑似未成熟的子囊果(圖八)。壓碎後沒有發現子囊孢子(圖九),如果有子囊果而裏面尚未出現子囊孢子,那推測此葉斑的病原菌可能是屬於腔室子囊菌綱。

(圖八)

(圖九)


葉斑型態二:
葉斑外緣深咖啡色,中央黑褐色有壟起,表面上有淺灰色菌絲(圖十)(圖十一)(圖十二)

(圖十)

(圖十一)

(圖十二)



將白色菌絲移至光學顯微鏡下觀察,發現很多菌絲著生不少分生孢子,令人好奇的是,菌絲旁有黏附很多黃綠色的圓球狀物,菌絲內有的部分呈現紅色,最特別的是菌絲細胞壁有的會呈現藍色(圖十三) (圖十四) (圖十五)。考慮到可能是由於載玻片殘留色素等原因,換其他乾淨玻片、觀察不同塊病斑上的菌絲後仍然可以看到藍色細胞壁(圖十六),非常特別!只可惜沒有找到該菌的有性繁殖構造。


(圖十三)

(圖十四)分生孢子梗上著生分生孢子

(圖十五)

(圖十六)以油鏡觀察 放大1000


葉斑型態三:
葉斑呈土褐色乾枯貌,病斑邊緣轉為黑色,再往外顏色漸淺轉黃後銜接綠色的葉部組織(圖十七)。病斑表面皺摺多,病斑上有一點一點大小不一的黑色子囊果,子囊殼呈乳突狀(圖十八)

(圖十七)

(圖十八)




子囊殼有盾狀體著生在葉表,以刀片輕推邊緣可將其鏟起(圖十九)
(圖十九)


將子囊果移至光學顯微鏡下觀察,可以看出盾狀的子囊殼邊緣有和植物細胞沾黏在一起(圖二十),將子囊殼壓破後,可以觀察到子囊果內的子囊,每個子囊有八個子囊孢子(圖二十一),子囊孢子橢圓形,單室(圖二十二)

(圖二十)

(圖二十一)

(圖二十二)


觀察過它的有性繁殖構造後,判斷其為核菌綱Pyrennomycete,黑痣菌目Phyllachorales,phyllachoraceae科,主要造成植物的葉部病害,若是Phyllachora屬則為活體營養的病原菌。


總結:
這次的調查共發現三種由不同病原菌造成的葉斑,但是這些病原菌在鳳梨田中的危害不至於造成經濟損失,光是要找到病徵較明顯的葉斑就很困難了,因此目前沒有進行防治的必要。





參考資料:
  謝文瑞  陳啓予  王智立 。2000。台灣產子囊菌綱圖鑑 核菌綱及腔菌綱。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